原本以为“牵手门”的男主胡某某被免职后,这件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惯常来看,通报一出,舆论层面等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就行了。至于男主如何?女主如何?基本上没有人愿意持续“深扒”了。
(资料图片)
然而吊诡的是,男主胡某某被免职后,两篇媒体评论让“后劲儿”持续释放。一篇是:《免职只是第一步,处理结果也要关注》,一篇是:《别让桃色标签模糊了事件重点》。如果说第一篇是锚定是非的过程,那么第二篇显然是要求揭开表象看本质。
然而媒体说什么,公众就来什么。紧接着女主董某某在街拍视频中的手提包成为舆论焦点,并被扒出不菲的价格,直指一线奢侈品。与此同时,网传女主董某某与中石大教授是亲属关系,但没过多久就被校方否认了。
对此,舆论层面眼看“开扒”关系的路子行不通,又再次转向“深扒”衣着和消费账单,当然还包括女主董某某的“大胆自拍”。甚至比较迷惑的现象是,女主董某某在街拍视频中的同款裙子销量激增,而且还成为热门话题。
而对于女主董某某“曾晒账单消费超240万”的事情,虽然未被证实,却成为“牵手门”最终走向何方的关键点,对此有媒体评论甚至直接发出“街拍领导事件是否存在权色交易?”的直接之问、痛点之问。
总而言之,虽然男主胡某某被免职了,但是为了跟进核查进度,舆论层面也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同步“深扒”。也就是,表面看来“后劲儿”全都指向了女主董某某。可事实上,这一切全都是基于男主胡某某被免职后,舆论层面希望官方还能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也就是意在胡某某。
因为从根本上讲,“牵手门”触发的舆情本质上并不是“牵手”,而是“牵手”背后的基本逻辑。并且这种基本逻辑确实是有前例的。所以发酵的速度、开扒的热情也都是熟悉的感觉,所以是不是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发酵起来后,免职、停职后再论是非。
就此不少网友还疑惑,为何同样是“牵手门”当事人,而且又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怎么男主胡某某被免职了,却听不到女主董某某被通报的消息。就此媒体还专门向公司求证,实际上,在男主胡某某被免职的同时,董某某也被停职并接受调查。公司工作人员的原话是:“公司正在开会研究,具体处理结果由领导来定,一旦有结果我们肯定会公之于众。”
到此为止,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比较清晰了。虽然出于文化偏见、人性使然,舆论上有点“重女轻男”,但是说回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男主胡某某被免职也好,女主董某某被“深扒”也罢,都只是舆论凝视权和色的一种方式,而回到具体的是非上,终究是无关性别的一次综合围猎。
至于再次拉回到街拍摄影师的行为上,虽然有视频画面显示“女主董某某曾疑向镜头挥手”,但也只是停留在街拍行为本身是否合理的层面,而对于街拍行为是否合理与胡某某和董某某牵手是否合理构成怎样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有一定关系,可并不是前者导致后者,只能说前者让后者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换句话说,胡某某和董某某可以基于“未经同意拍照”或“未经同意传播”起诉当事街拍摄影师,这是他(她)们的权利。但是导致他(她)们被免职、被停职的后果,却跟当事街拍摄影师无关了。因为当事街拍摄影师是在一种默许的公开环境下拍摄的,所以要负责,也只是负责解释“未经同意拍照”或“未经同意传播”这两个问题。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因为对于男主胡某某和女主董某某来讲,现在根本顾不上质问当事街拍摄影师为何要拍他(她)们?为何还要发布在网上?即便当事街拍摄影师依然会说“正大光明地站在你们面前追着拍,你们并没有拒绝,如果拒绝了,我都不会拍,也不会发”。
另外,新近有报道称,“牵手门”女子疑清空炫富帖并销号。怎么说呢?既然已经传开了,删了又怎样?销号又如何?除了间接地告诉人们“那些是真的”,真是毫无半点利己的作用。当然这也意味着“后劲儿”会更加猛烈,直到核查结论、处理结果出来,一切才能回归平静。到那时,当然也意味着再无国企领导和女同事,只剩陌路的胡某某和董某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