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两市开盘后走低 沪指向下逼近3000...
漳州举办“数字工匠”职工职业技能...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世界聚焦:世界地球日:从“水下荒漠”到“水下森林”,走进“洞庭之心”大通湖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4-23 09:23:04

4月20日,工人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内采收水草(无人机照片)。


【资料图】

12.4万亩的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被称作“洞庭之心”。由于无序养殖,它曾一度戴上水质劣V类的“黑帽子”。

2018年,当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探索种养转型,推动临湖精养鱼塘全面退养,实施水草规模化种植。2020年,大通湖水质恢复至Ⅳ类。

治理以来,当地积极发展“水草+”产业,除水草销售外,还养殖与之共生的鱼、虾、蟹类,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目前,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已完成湖内水生植被修复五期工程,面积达6.7万亩。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大通湖重现了“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园内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4月20日,工人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内采收水草。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4月20日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拍摄的浮岛。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4月20日在大通湖区河坝镇拍摄的大通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4月20日,工人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内采收水草。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4月20日,工人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内采收水草。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园内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4月20日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拍摄的睡莲。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4月20日,市民在大通湖畔健走步道休闲。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关键词: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