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记者 刘成龙) “十四五”期间,我市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我市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整合利用城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抓好城乡结合部村庄生态治理,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结合水源地保护,递进式实现污水有效处理。结合风景区规划,同步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整体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有机肥生产”“沼液还田—农作物生产”等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模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确保污染治理达到相关技术规范。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
我市进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多种能源互补,建立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加快推广适合农村发展的清洁、环保、节能新型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和污染源产生。
我市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工程,推进种养结合,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划定畜禽养殖适宜区,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农业废弃物田间暂存利用设施,探索高效治理模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可持续农业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